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吉忽伦图山南麓,远远望去气势宏伟。一座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,庙白底红衬,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神奇而神圣,在阳光的映射下色彩斑斓,如影如随,如醉如痴,这种在青藏高原上才会有的梦幻感觉,此刻在这里得以重现,难怪五当召有“小布达拉宫”的美称。富丽堂皇的殿府,典藏的艺术珍品,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仿佛诉说着五当召曾经的辉煌。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历经时代沿革、传承发展、扩建修缮,五当召已经成为内蒙古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。旺盛的香火足以使这个佛教圣地成为人们的祈福祝愿之地。然而,五当召还有着更大的蓝图构想——让旅游与历史、文化、生态进一步深度融合,同步提升软文化和硬环境,使五当召同时成为时尚、休闲的旅游圣地,并逐步形成以五当召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链条。
五当召是著名的佛教圣地,与西藏的布达拉宫、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渊源深厚而闻名遐迩。五当召现存的主体建筑由苏古沁殿、却依拉殿、洞阔尔殿、当圪希德殿、阿会殿、喇弥仁殿六大殿,洞阔尔活佛府、甘珠尔活佛府、章嘉活佛府 3 座活佛府和 1 座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灵塔的苏波尔盖陵以及 43栋喇嘛住宿土楼组成。这些殿府各具特色,全部建筑占地 20 余万平方米,合 300 余亩,有殿堂仓舍 2538 间。五当召香火旺盛,鼎盛时,有喇嘛 1200 多人。五当召法会甚多,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是五当召最为盛大的嘛呢转庙法会。五当召嘛呢转庙法会为期七天,法会期间,全寺的喇嘛集中于苏古沁殿念“嘛呢经”,七天七夜不中断,祈求五谷丰登、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法会期间的每日傍晚喇嘛们还要手持经轮、吹着法号、敲着羊皮鼓绕寺庙而行,场面颇为壮观。近几年,五当召嘛呢法会还增加了“晒大佛开光盛典”仪式。“晒大佛”是藏传佛教寺院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,也称“亮佛”、“展佛”,即请放置一年的大幅唐卡佛像露天展示,纪念佛祖诞生、成道和涅槃,意为佛来到人间,普度众生,让信众们沐浴佛恩,颂赞佛陀功德,保佑人们平安吉祥。晒佛仪式通常在上午举行,喇嘛们身着盛装,一路吹着长号,敲着法鼓,肩扛 20 米的佛像卷,拥簇着活佛走向“晒佛台”,活动场面十分宏大。
五当召是一个佛教圣地,更是一个艺术殿堂,大到建筑风格、小到各个殿堂的艺术品都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五当召的所有建筑均为梯形楼式结构,上窄下阔,平顶小窗,屋檐部分有一条土红色边麻装饰,还有金色的法轮、红色的柱廊,色彩对比强烈,光彩夺目。殿堂府院集中在一个隆起的山坡上,白色的建筑群依山的走势自上而下,形成雄伟壮观的气势。五当召的建筑从开始到最后完成,前后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,藏式建筑的传统风格和显著的民族特色,得到了完好地传承,从建筑群的地址、规划布局、装饰物、外部色彩诸多方面,基本上都是以西藏建筑为母本,体现了整体效果与局部特征细腻刻画的完美结合,达到了追求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和谐效果。五当召的各类艺术珍品分布在各大殿府之内。有金、铜、木、泥等各种质料的佛像 15000 尊。高者数丈,小者盈寸。还有成千上万幅壁画和唐卡,精细逼真地再现了人物、风俗、神话、山水、花鸟和佛教故事,艺术价值极高。
版权所有:慢游文旅©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蒙ICP备19004675号-2 技术支持:内蒙古开企科技有限公司